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gaojisousuo advsearchresultpage gaojisousuocharts
标题 关键词
作者 作者单位
通讯作者 基金
DOI 栏目
摘要
时间范围 -
重 置 检 索   简单检索

文献

排序: 时间 相关度 下载频次 被引频次
本期关注

“双高计划”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逻辑与路向

邓磊;杨建林;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是“双高计划”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双高计划”与中国特色学徒制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措施,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目标、内容与机制方面紧密耦合。“双高计划”通过集聚多元合力、搭建优质平台、注入精神内核,为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双高计划”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进一步凝练人才培养理念、明晰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人才培养评价,寻求实践新路向。

2025 年 09 期 v.24 ; 2022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研究”(C/2022/01/76); 2025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行业转型发展背景下建筑设计专业群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2025JGZD040); 2023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苏教师函[2022]51号)
[下载次数: 1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课程与教学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职“体育新媒体运营”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王益义;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以“体育新媒体运营”课程为例,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应用。通过构建智能化课程框架、优化动态教学内容和生成多模态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持续更新与优化;借助个性化学习体验设计、AIGC工具应用实践和沉浸式实践环境构建,提升教学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基于多维度评价标准构建和智能化评价任务开发,建立系统化的评价体系。结果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效推动了教学创新,有助于培养符合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025 年 09 期 v.24 ; 2022年浙江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深度学习与课程思政的耦合及协同策略——基于混合式教学新常态视角”(浙教函[2022]51号); 2023年浙江省高职教育“十四五”第一批教学改革项目“OBE理念指导下基于BOPPPS模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g20230424)
[下载次数: 4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专题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随企出海”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万明;张媛;王琳;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双高”院校,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结合学校特色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坚持“引入”与“输出”相结合,打造“随企出海”服务平台,发挥政校行企优势,打通沟通渠道,实现资源共享。学校通过探索实践“1+3”随企出海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岗位需求与国际标准、海外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不匹配,以及缺乏稳定保障机制等问题,为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025 年 09 期 v.24 ; 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随企出海’服务模式研究与实践”(2024SJGLX0728)
[下载次数: 1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外铁道机车维保工程师订单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毛永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海外铁道机车维护保养工程师的需求缺口日益凸显。基于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教育理念,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海外铁道机车维保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以四川铁道职业学院和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的实践为案例,两者联合培养海外铁道机车维保工程师主要采取了五项关键举措:组建“导师组”教学团队、采用“进阶式”培养流程、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强化“有效性”评价机制。该案例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提供启示:强化校企深度融合的联合培养体系,完善培养机制,推动产学研训一体化实施,从而在铁道机车运维领域全方位、高质量培养满足国际化需求的现场工程师。

2025 年 09 期 v.24 ; 四川省教育厅2022—2024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技能人才与卓越工程师衔接培养探索实践”(GZJG2022-789);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卓越工程师培养研究”(J20233005)
[下载次数: 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研究与探索

黑龙江省教育专网复用标准化考场网络可行性研究与探索

董海涛;杨博文;王亮;

目前,在教育信息化进程加速过程中,黑龙江省教育专网建设面临着成本高、周期长等挑战。本研究聚焦教育专网复用标准化考场网络传输设备,深入剖析技术可行性、成本节约效果、潜在隐患及应对方法。研究表明,标准化考场网络采用的OTN设备具备多业务承载能力,通过MPLSVPN、SRv6等技术可实现标准化考场业务与教育专网业务的逻辑隔离与流量管控,在技术上满足复用需求;在成本方面,复用方案可节省设备采购、能源消耗、运维人力等成本超过5200万元,同时将建设周期由12个月缩短至3个月,为黑龙江省教育专网建设提供了高效、节约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推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政务网络资源复用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2025 年 09 期 v.24 ;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育专网辅助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JB1424144)
[下载次数: 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应用技术研究

“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与能源协同发展趋势研究

王保磊;袁珍;卢瑾;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能源作为支撑建筑运行的关键因素,二者协同发展至关重要。文章深入探讨绿色建筑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当前绿色建筑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从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市场机制、产业协同和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路径。同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我国在“双碳”目标下的能源发展路线,阐述绿色建筑与能源协同发展的必然性和具体措施,以实现建筑行业的低碳转型与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

2025 年 09 期 v.24 ; 2025年成都航空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研究中心项目“成渝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策略探讨”(CAIACDRCXM2025-54)
[下载次数: 3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研究与探索

绿色建造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季忠洋;于佩言;

为培养符合建筑业转型升级需求和掌握绿色建造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解决工程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合作层次浅、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与绿色建造方式不同步等问题,文章立足绿色建造背景,结合产教融合模式,依托高校和企业两大主体,探讨工程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存在的问题。基于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三链融合视角,构建“双导师制”培养机制,从基础课程融合、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校企实训平台搭建三方面研究人才提升培养机制,促进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与绿色建造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工程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培养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径,为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推动力。

2025 年 09 期 v.24 ;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智能建造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GH23578)
[下载次数: 1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课程与教学

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王硕;刘洋;

在全球石油不断消耗的背景下,新能源取得快速发展并应用在诸多领域,新能源汽车技术随之取得突破,并被广泛应用。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之一,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需要紧跟新能源技术发展,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分析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2025 年 09 期 v.24 ;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ZJB1423146)
[下载次数: 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于AIGC技术的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刘海波;秦秋滢;张伟;

文章旨在探讨AIGC技术在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将AIGC技术融入“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通过对师生进行访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AIGC技术辅助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激发了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合作,然而也存在学生对AIGC技术掌握存在差异和教学内容适配性等问题。AIGC技术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但需进一步优化资源整合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2025 年 09 期 v.24 ; 2025年度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课题“‘二元互动、三阶递进、四维贯通’中职软件现场工程师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25SVE059);2025年度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课题“人工智能赋能中职C语言课程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25SVE063); 2025年度山东省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山东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JJ-ZG25002)
[下载次数: 1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研究与探索

科教融汇背景下职业本科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性与制约因素

杨小翠;许璟;胡道春;朱楠楠;

科教融汇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现实需要,是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助推器,实现科教融汇,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职业本科教师科研创新是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其中双师队伍建设和学历层次提升是内在动力,产学研创新平台建设、科研考核机制优化等是外在条件。同时,科教融汇的政策红利尚未完全释放,职业本科教育的科研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成果的实用性和转化率不高等因素,制约着高质量科研创新成果的涌现。因此,分析科教融汇背景下职业本科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现实需求和制约因素,有助于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和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

2025 年 09 期 v.24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2023年度校本教育研究课题“科教融汇背景下职业本科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研究”(ZBYB23-08);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3年度一般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智能制造类课程教材改革研究”(ZJ2023B179);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新时代职业院校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团队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ZH2021020401)
[下载次数: 1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 尾页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