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引排行
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
姜大源;<正>职业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实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进行课程改革是很难落实的。我们可以没有专业、没有教材,但绝对不能没有课程,课程始终是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核心。简单回顾一下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所经历的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走势,以及在这种走势下我国职教课程改革的轨迹,将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
课程思政研究综述
张凯;段妩迪;辛海燕;课程思政是近些年教育教学领域的关注焦点,如何进行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也成了学者们的研究热点。选取中国知网的"中国核心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课程思政的31篇论文,从概念界定、文献数据分析、课程思政文献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并反思目前国内课程思政研究存在的不足,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学者更好地研究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高职理工类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为例
王谦;高职理工类专业课教学与高职课程思政教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职理工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包括: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并探讨了本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四种具体途径:知识关联、案例介绍、教师引导和环境熏陶。最后介绍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情况。
基于云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
陈剑波;祁顺彬;文章在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云课程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念,结合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基于云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理论性极强的传统学科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效实现了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以及任务化学习,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优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宋耀辉;杨锦秀;产教融合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点,而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如何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当前职业院校和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偏离产业人才需求、脱离企业岗位要求等问题较为突出。比较分析职业教育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不足,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从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强化校企共担人才培养责任、打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共同体、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调整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化建议。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张雷;李大伟;<正>1配电网自动化应用现状长期以来,我国电力部门重发电,轻用电的现象比较严重,将主要精力放在大电网、大机组上,对配电网用电质量及可靠性关心不够,忽视了配电网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使配电网技术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造成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差、设备落后、不安全的因素较多等状况。
鲁昕:职业教育,加快适应经济新常态
鲁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指明了方向。近年来,职业教育为发展现代农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当前,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阶段,职业教育肩负着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亟须为全面提升人力资本整体素质增强培养能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面对职业教育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新任务,鲁昕同志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人才保障这个大局出发,撰写了《职业教育,加快适应经济新常态》一文。文章紧密联系职业教育工作实际,既脚踏实地又高屋建瓴地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大趋势性变化对职业教育必须准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服务新常态的客观要求,并从落细落实顶层设计、推动工作重点转型、健全相关制度标准、形成现代治理体系等10方面,提出了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新举措。本刊转发此文,希望对职教界研判职教新常态有大视野的深邃启发,对实践职教新常态有强有力的真实推动。
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综述
本刊编写组;<正>前言自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航中国,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却迎来了"开门红"。全党振奋,人民高兴,给国际社会也留下了积极、美好的印象,增添了世界各国政要和广大民众对中国未来的信心。开局漂亮,且步履稳健,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前辈们开创和奠定的坚实基础,靠的是全党上下和全国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