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

专题: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教育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吴玉成;薛署妹;

    在产业的迭代与升级进程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这为高职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文章剖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行动逻辑,从生产力三要素视角厘清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改革面临的挑战。基于此,高职院校应把握新质生产力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要求,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出育人理念重塑、育人模式重构、育人主体重振、育人载体重整等人才培养策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5年04期 v.24;No.299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多元协同路径探索与实践

    赵丽娟;

    在多元协同和共生理论、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应进行多元协同。目前,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存在各类课程间缺少有效协同、各学段之间未进行有效衔接、校内外未实现同向同行、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尚未凸显、教育评价和诊改有待加强等问题,同时也面临着主要矛盾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社会多元价值观冲击带来的挑战。推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多元协同,需要各领域教育间协同、各学段教育相衔接、各方面教育齐发力、各学科教育相融合、各评价主体共参与,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教育力量。

    2025年04期 v.24;No.299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本期关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 “以论为媒”工作室-企业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陈汇;刘青;吴富开;

    工作室-企业合作人才培养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是高校工作室与企业连接的桥梁,也是实现校企产、学、研一体、协同育人的重要方式。文章基于对工作室、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现实问题的剖析,提出“以论为媒”的“四促”工作室-企业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江西农业大学无境景观设计工作室为例,阐述了这一模式的内涵,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中促联路径、促新措施、促教方案、促展机制的探索与实施路径,解决了工作室-企业合作中的定位和需求错位、合作模式陈旧、合作模式不可持续三个突出问题。该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较好地增强了工作室与企业合作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为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工作室与企业合作模式创新提供了借鉴。

    2025年04期 v.24;No.299 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校企协同框架下“校内学徒制”教学应用研究——以高职院校“基础会计实训”课程为例

    李杨;汤艳;

    文章以高职院校“基础会计实训”课程为例,探讨校企协同框架下“校内学徒制”教学应用。该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贴近实际工作的学习环境。通过参加校内学徒制学习,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基础会计知识和技能,提升职业素养,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为企业培养符合需求的专业人才,为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5年04期 v.24;No.299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师发展

  • “新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

    高利业;

    “新双高”计划为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锚定了全新的价值坐标与战略导向,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如何促进教师能力水平提升,助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是高职院校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然而,现行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考核主体单一、考核机制不健全、考核流程不完善、考核结果应用不充分等问题。基于政策制度、学校管理、教师自身及外部环境等四个层面的现实困境成因分析,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多元评价主体参与机制、完善考核结果运用及加强绩效考核数智化等突破路径。

    2025年04期 v.24;No.299 3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双线并行”模式的高水平专业群教师创新团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佟军民;张婧;张松枝;

    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水平专业群教师创新团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把准团队建设方向、开展诊断性改进、促进团队建设质量持续提升的关键性前置条件。从决定教师团队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出发,提出由成员(个人)和教学团队(整体)组成的“双线并行”模式质量评价体系框架。基于CIPP评价模式,选出教师团队(整体)评价的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48个;从多元评价方式出发,选出团队成员(个人)评价的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21个;运用DEMATEL分析法,确定两个层面的各级指标权重。构建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既有利于提升团队(整体)的协作和创新能力,又有利于规范团队成员(个人)的行为,为保障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2025年04期 v.24;No.299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困境与对策

    吴旭东;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意蕴和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加强专业培训、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创新教学方法与策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改革措施,提升中职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期 v.24;No.299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理论研究

  • 基于“双轨”的双通制教育改革社会价值与核心工作

    王俊萍;沈孟锋;

    基于“双轨”的双通制教育改革是“十四五”期间提出的重大改革项目,主要目标是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基于“双轨”的双通制教育改革将彰显三方面的社会价值:巩固职业教育的平等地位、实现“教育强国”的目的、推进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的有效举措。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教育改革的核心工作: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健全普职融通制度、健全国家资历框架制度、建设国家学分银行,并指出未来值得关注的工作内容。

    2025年04期 v.24;No.299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系统理论视角下技能竞赛选手竞技能力的理论逻辑、现实审视与模型构建

    刘昌亮;卢晶晶;

    本研究在系统理论视角下,以职业技能竞赛选手的竞技能力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理论分析框架,结合文献回顾、逻辑分析和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选手的竞技能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本研究揭示了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知识能力、心理能力、身体能力和战术能力六大核心子能力是构成选手竞技能力的关键因素;构建的竞技能力结构模型能有效指导个性化训练并提升选手的竞技表现;建议未来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以验证和完善模型,为职业教育的深度发展和技能竞赛水平的全面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2025年04期 v.24;No.299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程与教学

  • AIGC技术赋能高校智能教学应用研究

    谭璐;杨琴;赵迎春;

    AIGC技术作为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正逐渐成为高校智能教学研究的新引擎。文章旨在深入探讨AIGC技术如何赋能高校智能教学,分析AIGC的内涵及在教育领域的作用,揭示AIGC技术在高校课程教学、实训项目、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应用现状,指出高校智能教学在政策制度、教育理念、技术发展、伦理道德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给出应对策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GC技术将有望为高校智能教学研究注入更多创新活力,推动教育领域各项工作持续发展。

    2025年04期 v.24;No.299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7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智慧教育视域下中职学生职业体能教学路径探究——以旅游专业为例

    宋同顺;俞松松;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为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持续提供技术技能人才。基于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体能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智慧体育”教学与职业体能教学相结合,采取智能化辅助教学、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等措施,提升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体能课程教学质量。

    2025年04期 v.24;No.299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大学日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蔡忠良;周晓冰;

    虚拟仿真技术能够提供沉浸式日语学习体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文章以虚拟仿真技术如何深度融入大学日语的混合式教学为研究重点,阐述了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及其对大学日语教学的影响,同时对虚拟仿真技术在大学日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大学日语混合式教学的具体方法。

    2025年04期 v.24;No.299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职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路径研究

    邓颖仪;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存在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学生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现象。文章基于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类专业学生的调研分析,提出优化高职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主要目标,采取增强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提高企业参与培养评价的积极性,以及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有效途径。

    2025年04期 v.24;No.299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转型促进高职物联网专业课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探索

    孙廨尧;许美珏;宋晓晓;刘栋;

    当前,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在社会生产等诸多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如何借助数字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成为职教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课程所面临的教学困境,开展课程资源层面、实训实操层面、过程监控层面的教学探索;提出加强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助力实训实操,引入智慧教学平台全过程监控学习进度等措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强化实践技能,提升学习体验。

    2025年04期 v.24;No.299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与效果提升

    刘辰;葛萍;

    课程思政评价是高质量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一环,以国家政策为依据,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发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资源配置情况较好,但联动机制、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仍需要加强,因此需要构建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2025年04期 v.24;No.299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职业技术》征稿启事

    <正>本刊声明:本刊唯一官方投稿地址:http://zyju.cbpt.cnki.net,或扫描封面二维码。《职业技术》(月刊)创刊于2002年12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和认定,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学术期刊,国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23-1509/TU,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0601。《职业技术》办刊以传播科学、前沿的技术技能创新实践和职业教育理论为重点,致力于打造求真务实的交流与引领平台,促进技术技能进步、职业教育理论发展、教研教改水平提高,为助力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2025年04期 v.24;No.299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